• 生平簡介 • 著作年表
   
  殷海光生平簡介
 

故鄉與家世


  求學之路
  師承
  書生論政
  婚姻與家庭
  立身處世
 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大師。早年求學于西南聯大哲學系、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,1949年赴台。曾任《中央日報》、《自由中國》主筆,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。殷海光事1950-1960年代台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,他深受羅素、海耶克、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,極力宣揚反抗權威、追求自由思想,因而被倫敦《中國季刊》推崇為“台灣自由思想的領袖”。殷海光著作極豐,他的著述以深刻的思想、縝密的邏輯,以及充滿激情的文字,影響海外的知識界與民眾,代表著作有《海耶克和他的思想》、《思想與方法》、《邏輯新引》、《怎麼判別是非》、《中國文化的展望》等。
 
 

殷海光本名「殷福生」,湖北省黃岡縣迴龍山鎮人,出生在一個農村傳教士的家庭。迴龍山鎮地處東經114°54’至115°06’,北緯30°34’至30°40’,位於黃岡縣東南部。該地東西橫寬98公里,南北縱長11.2公里,區域共達面積64.78平方公里。迴龍山鎮現在領轄共有25個村,一個居委會,人口約34萬餘。這裏緊臨長江,屬於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,一年四季分明,雨量相當充沛,而且光照充足,是農作物生長的多宜地區。
殷先生於7歲時入學受教育,有關他的小學、中學兩階段,分別是在家鄉和武昌完成。
雖然「家住長江頭」,但據殷先生晚年稱述,大家庭內生活彼此猜忌、自私、死要面子、虛偽下所呈現的貌合神離樣態,使得他對傳統中國文化產生厭惡和洞悉無遺。

  
資料說明:(左)湖北黃岡縣一隅;(右)殷海光故鄉舊居。
自幼年起,殷先生就是一位非常喜愛自由、且任性發展的人。在武昌的中學唸書時,他往往對喜歡的功課孜孜不倦,因此成績特別好,反之則常不及格。為了這件事,他的父親曾經一度認為他「不堪造就」,決定把殷先生送到外面充當學徒。就這樣,殷先生被帶到漢口去,在一間食品店開始學徒生涯。
起初,殷先生以學徒的工作甚感羞愧,深怕舊日的同學看見;沒想到,某日竟然想法成真,同學們結伴光顧了這家食品店,頓時使他無地自容。
歷經八個月之久,殷先生清楚深知「自己不是走這一條路子的人」,於是決心離開。終於,他獨自存夠旅費,不辭而別地回到黃岡。
 
次年高中畢業,殷海光更到北平,親自向金岳霖、熊十力等人問學;直到1938年時考入西南聯大,正式師從金岳霖。
第一次到北平金宅的書房時,殷先生其實相當詫異:金的書架上歪歪斜斜地放著二、三十本書,心想為何如此而已?因為這和他所想像學者藏書堆積如庫的情形大不相同。等到日益兩人熟稔後,殷先生鼓起勇氣談起此事,金才向他說:「時下流行的書,多是宣傳,我是不會去看的。」這段話給殷很深遠的影響,如同喝咖啡一樣,要喝就喝最好的,否則寧可不喝;對於讀書態度,亦復如此。
  
資料說明:(左)中學時期的殷海光 (右)大學時期的殷海光
抗戰結束初期,殷先生開始在重慶謀職,由於以言詞激烈的反共著作,深獲國民黨內高層所注意,結果經徐復觀的引薦,曾一度蒙蔣介石召見。
1946年,國府復員南京,殷先生亦追隨東下,進入《中央日報》。由於工作表現良好,很快地便升任為該報主筆,經歷過短暫的賣文生涯。不久,國共內戰爆發,情勢對國民政府逐漸不利,故1949年3月,殷先生被委以重任,率報社中部分的編撰人員撤退至臺灣,出版了臺版《中央日報》。
  
資料說明:早年參與政府的殷海光
甫到臺灣的這段時間,殷先生與同鄉的夏君璐女士感情日益滋生,兩人由相識而相愛,遂決定一起走上人生旅途。
  
資料說明:殷海光與夏君璐及兩人情書
殷海光先生一生自律奉勞甚嚴,經常砥礪自我為人之道。以下他的一條隨筆可以說明:
1) Gifted with Charismatic character(M,weber)
2) 在眾生迷茫中指示出一條光明大道
3) 有絕不動搖的意志;有絕不放棄的理想
4) 給人□信賴感,和安全感
5) 不自己逞能,但能使人呈能;不自我表現重要,但能使接近的人自覺重要
6) 能夠自律:不該說的不說,不該做的不做
7) 危難關頭當先;名利關頭退後
8) 猛勇如獅,狡滑如狐;負重如駝,迅捷如鳥
9) 目光遠大而不流於空疏;處事縝密而不泥於瑣細
10) 有識人的智慧,有容人的氣量
想想看:你有幾條合格
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  殷海光製
自得7.5
收入:臺灣大學館藏殷海光先生手稿資料,編號MN0003_006
  
資料說明:殷海光在家中勞動情形
 
 
 
top